對于沒有小費習慣的中國人來說,在美國付小費對于許多初到美國者可能是件比較麻煩和頭疼的事情。最好之前作足功課,同時時刻準備一些零錢,以備不時之需。酒店看行李、提行李、幫助叫出租車的禮賓員也是期待小費的,酒店免費的機場和購物班車的司機也期待小費(不是必須,不少乘客“逃”小費);服務完畢瀟灑地從兜里掏出小費遞給服務員工,或者男士可以選擇用右手大拇指把錢扣在手心里,和服務員親切握手示意,自然地把錢遞到對方手上,對方的手感會“心領(lǐng)神會”。
美國的餐廳只有有服務員的地方需要支付小費,也就是快餐廳和街邊排擋以外的用餐場所。越高級的地方侍者對小費的期待越高。一般的餐廳都是侍者在用餐完畢后遞來賬單。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,侍者會先拿走賬單和卡,刷卡后退回信用卡以及要求顧客簽字的賬單欄。這個賬單欄上有要求顧客手寫的小費金額以及小費和消費的總金額,然后簽字生效。顧客可以在小費金額欄里填上相應的數(shù)字,也可以把這個區(qū)域劃掉,只簽實際消費額,并以現(xiàn)金方式支付小費(夾在賬本里或者留在餐桌上)。服務員收拾桌子的時候自然會將小費收起。刷卡后簽了單就可以起身走了,不用等服務員回來取單。不用擔心別的服務生拿走你留下的小費,因為各行業(yè)自有潛規(guī)則,比如只負責擦桌子的員工是不會拿走替你點餐上菜的人的小費的,否則擦桌子的員工在這里就混不下去了。另外你給的小費一般不會落到大廚手里,因為人家的薪水比起服務員高多了。美國的餐廳服務員薪水普遍較低,生計多數(shù)指望著小費,這也是為什么外出就餐一定要給小費的原因。如果是用現(xiàn)金支付,可以說“Keep the change.”,或“I don’t need the change”,都是指“剩下的錢是小費”的意思。
在美國乘坐出租車也需要支付小費。美國夜間的出租車小費標準一般高于白天。美國的小費在百分比的框架內(nèi)還有“看著給”的成分,也就是如果對服務特別滿意或者給服務員帶來了許多額外麻煩,要酌情多給。反之,如果對服務特別不滿意可以酌情少給以示“抗議”。說回到出租車小費的問題,旅游景點的出租車司機比起一般城市的司機更習慣于接收小費,對乘客給出的小費期待也更高。不排除少數(shù)司機故意繞遠和多收費的問題,建議之前作好功課,對當?shù)匦熊嚶肪和消費有所了解。除了旅游手冊外最好的資源是所在酒店的前臺禮賓,他們可以給你介紹行車路線,大致價格,小費標準等。
小餐館的小費禮節(jié)更加隨意。有些是點餐時候在柜臺結(jié)賬,之后服務員給上菜。這種情況離開時一般也酌情留下一兩塊錢在餐桌上,服務員自然會拿走。中國人在海外有兩個心里活動:其一是認為交錢很重要,一定要有見證人證明自己付清了款項才會離開,避免別人翻賬?戳松衔拇蠹覒撁靼酌绹慕Y(jié)賬體系,所以不必一定要服務員看著自己離開;其二 是把付小費的過程看的比較隆重。因為國內(nèi)一般不付小費,所以額外給別人錢總是感覺希望看著受益者感恩戴德地接受。同樣,因為在美國支付小費是社會常規(guī),所以它成為了消費鏈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接受者會欣然接受,淡化“感激”的過程。
酒店的客房小費。如果雙人旅行睡一張大床,留一美元也是可以的;如果雙人用兩張床,最好還是留至少兩美元。美國酒店的行規(guī)是不動床以外的東西。所以,小費只要留在床的范圍,服務員都會拿走,不論是一塊還是一百塊,F(xiàn)金放在床頭柜、寫字臺等地服務員是不會動的。現(xiàn)在,作為新移民的您對在不同場合支付小費應該有所了解了。